合法的配资炒股平台_实盘配资平台app_低息炒股配资公司

券商最大公司 上海部分农村引入物业管理后,车辆纷纷改停小树林?该怪素质欠缺还是管理粗放

发布日期:2024-09-21 15:27    点击次数:84

  “一闸之隔,进入道闸里面每月要收150元,外面不收费,车子就都停在外面的小树林了。”近来券商最大公司,一则短视频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视频里介绍的,是上海部分农村地区试点探索物业管理新模式后,引发的一系列新矛盾。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上海乡村地区风貌有了明显提升,村民对人居环境也有了更高的需求。为此,不少农村开始借鉴城市物业服务标准和内容,为村民提供维修、保洁等系列物业服务。其中,一些居住区域集中的村居开始实行“封闭式”智能停车收费管理,也即视频所提到的“道闸”系统。

  出乎意料的是,标准化物业的管理效果似乎并不如设想那般美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记者开展走访调查。

停车乱象普遍外溢

  记者首先前往视频拍摄的地点——浦东新区合庆镇益民村。

  沿着青暮路自东向西走,过了益民桥后,便可看到通向南侧的第四村民组的乡间道路上,设置了收费道闸。闸机上的屏幕显示,这套智能停车系统于今年2月20日开始启用,一旁还竖着两块牌子,一块介绍了“智能停车系统”停车包月操作流程及说明,另一块则是益民村的村民公约,公约里对停车规范进行明确,还公示了收费标准:“益民村经济合作社社员享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相应补贴,车辆免费通行(包括直系亲属车辆),非益民村经济合作社社员的小型车辆月缴费150元/辆,大型车辆月缴费800元/辆,均需备案登记。临停小型车辆首小时免费,停放5小时内收费5元,超出则每小时5元计算,24小时50元封顶。”

△益民村的停车公约。

  由于要做到“封闭”管理,村里每个出入口都能看见类似的设置,有的仅仅相隔几十米。不过,接连查看了几个闸机口后,记者发现,不少车辆并未进入村内道路,而是选择停在了村外的公共道路上。

  在四村宅一路路口处,3辆机动车就停在距离闸机不到10米的空地处;四村宅二路路口的闸机外,10多辆机动车则停放在公共道路的两侧,由于道路狭窄,大半个车身已然压入了路边的绿化中,路边的行道树则成了车位之间的天然分割线。就在记者驻足观察时,一辆轿车从路边启动,地里湿漉漉的泥巴也因此被带到了路面上,洁净的水泥路面上骤然多了一抹黑色。

△益民村村口的道闸外,停放着三辆机动车。

△益民村村外道路旁,停了十来辆车。

  类似的现象在合庆镇向东村也存在。记者沿着凌白公路前往向东村,还没到地图上显示的村庄入口处,便看到马路边的行道树里,见缝插针地停了一排车,地上的草皮经过长时间的碾压也早已不复存在。“最近很多车都停在这边,里面要收费的。”有村民如是说,记者随后查看铭牌发现,收费标准跟益民村基本一样。

△向东村外的公路上,不少车辆停放在绿化丛中。

  向东村的村域面积不小,出入口多,但由于道路状况、宽窄不尽相同,且不完全互通,闸机的设置也需费番心思。记者在村居里穿行发现,除了几个主要的出入口,还有不少乡间小路未能纳入“封闭管理”中,这些地方也成了车辆的停放点。就连距离村子百米开外的高架下方空间,也被车主们发掘利用了起来。

△距离向东村百余米的桥洞下,也被车主们发掘用来停车。

管理手段为何引发不满?

  王先生租住在合庆镇向东村,在村里这份停车管理规范刚刚推出时,他就表达了包括自己在内的诸多租户的不满。

  “我租住的房屋自带院子,平日里停车并不占据道路资源,所谓的‘资源占用费’并不合理。”他认为,目前设置的道闸只是一种收费方式,所谓的停车管理根本没有体现。“如果要规范停车,应该是对村内道路进行统一规划,划设停车位,可目前什么都没有。”

  记者走访时也发现了这一问题。沿着朝阳路从1号闸机口进入向东村,走到向环路,可以看到路边用黄线划设了禁停区域,但并无停车位划设,道路两侧停满了车辆,让原就不宽的乡间道路更为狭窄了。再往西走百余米,才看到绿化改造的几个车位,不过数量不多,这也导致仍有车主会随意停靠在道路两侧。

△向东村内,的确规划了停车位,但数量不多。

△禁停区外的乡村道路,仍旧停满了车辆。

  只收费少管理,哪怕享受补贴政策的村民,也对此有些微词。浦东新区川沙新镇界龙村推行智慧停车系统时,就有不少人拨打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希望明确收费的依据、用途等。村民徐女士介绍,所谓的村民公约并未征询过村民的意见,程序上不规范,“而且,我们村住着很多外来务工人员,他们本来就是价格敏感人群,这个停车费一收,人家何必跑这么远租房呢?有不少租户搬离了这里。”她的说法也得到了村口一位老年村民的赞同。这位村民补充道,“每个村的费用都不一样,月租从150元到100元不等,短时停车费用也不一样,依据到底是什么?”

△川沙界民村,车辆就停在闸机口旁边。

  顺着村民的指引,记者前往距离界龙村不远的栏杆村查看收费细则,这里小型车月租费为100元,临时停车1小时内免费,超过1小时按5元/小时收费,24小时30元封顶;大型车月租250元,临时停车1小时内免费,超过1小时按8元/小时收费,24小时100元封顶。

△栏杆村的停车公约,收费标准要明显更低些。

  而经常去闵行区浦江镇联民村工作的桑先生,对于村里设关卡的行为也十分不解。“很多单位在联民村设有实验基地,有时候实验一做就是一天,凭空多了一笔开支。”

能不能做到各方诉求兼顾?

  利用价格杠杆来解决农村地区停车矛盾的思路,本意是好的,也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缓解道路资源紧张的压力。比如,浦东新区合庆镇东风村的闸机还未建好启用,就有村民问询进度,“现在村里车辆太多,都是乱停乱放,根本没法走,有道闸限制外来车辆,会改善很多。”但引入新的管理模式后,停车乱象外溢也令人始料未及。对此,有无“两者兼顾”的办法呢?

△合庆镇东风村村口,道闸还未启用,采访时就有居民咨询进度。

  上海财经大学城乡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锦华介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引进物业管理有助于维护秩序、提高安全性和居住品质。然而,管理不应仅限于形式上的控制,而当能够提供实质性的益处,如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安全、增加绿化和休闲空间。若管理措施未能做到这些,而仅是增加了村民和租户的经济负担,那它就很难获得群众的广泛支持。

  目前,部分农村物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管理优化问题。管理模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充分听取村民和租户的声音,找到平衡点。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发展研究与社会政策系教授饶静也指出,对于收取停车费导致的乱象,需组织多层次各方主体进行互动协商,将相关利益方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摆摆各自的道理和诉求,提升停车管理质量,形成大家可接受的符合市场水平的停车费标准。“这种形式的协商治理,在很多地方都有具体的实践,关键是看地方政府,特别是乡镇(街道)以及村级(社区)的组织协调能力。”

  在建立协商机制的同时,张锦华认为,要让大家普遍接受新的管理模式,需要提升规则的透明度,可通过设立社区监督小组来监督管理过程,确保收费透明且用于社区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改善,既能满足停车需求,又能根据实际收益来改善社区的基础设施,如改善路灯、增加休闲设施等保持社区环境的整洁和秩序,同时给常住居民和外来长租户一定的收费豁免优惠,比如发放停车券等,让居民切实感受到物业管理带来的实际益处。